户外钱学森人物铜雕

发布于: 访问:29人次
户外钱学森人物铜雕

钱学森(英文:Qian Xuesen ,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杭州,应用力学家,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生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钱学森于1929年—1934年就读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9年获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同年任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研究员;1943年—194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教授;1947年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1957年补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1965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68年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1970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82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1986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6月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1988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91年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1993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9年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铜雕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乎贯穿整个人类文明史。我国在公元两千多年原始公社制解体时期就进入了青铜时代。人类在寻找石器时认识了矿石,在烧制陶器时发明了金属冶炼。原始的冶铜术为古代冶金技术奠定了基础,冶金技术的发展又为运用青铜制造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和武器提供了条件。金属的使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商代之前和商代初期,黄河流域开始出现了一些青铜器,商代时期是中国青铜器的鼎盛时期,在技术上达到了当时的世界高峰。铜文化自它一产生就与中国文化的发展同步,在每个发展时期又铸铭着时代的印记。在秦以后的二千多年里,铜文化概括了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如货币、兵器、邮政、宗教、地震、冶金、天文、建筑、气象、中医学等等,铜文化与其它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同步发展,形成了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

城市铜雕,他是几年来,世界上很流行的公共艺术,城市铜雕对于城市有着不同的侧重,但又相通的含义。城市铜雕,主要设置在城市中或者是广场中。它可以分为纪念性、主题性、装饰性和欣赏性等。城市铜雕的历史性,城市铜雕正如我们史书上的插图,记载了不同时代的历史和文明。历史上不同年代的铜雕都记载不同时期,人们的生活条件,状况与精神追求,看不同时代的铜雕就像读不同年代的教科书,每个时代都给人以不同的思考和借鉴城市铜雕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一些城市的城市铜雕可以起到永久性的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