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的传说起源很早,但人物有多种说法。八仙人物出处不一,时代不同。最初见于史籍且确有其人的,是盛唐初时擅道术之士张果。五代宋初,关于吕洞宾的仙话传说流传甚盛,与道教内丹修炼法的传播相呼应,两宋之际即盛传“钟吕金丹道”。金元时全真道教兴起,为回应民间信仰及传说以宣扬其教法,将钟离权、吕洞宾等推为北五祖。民间传说、杂剧戏谈等便与道教神仙相互演衍,八仙故事流传益广,内容益繁富。吕洞宾是八仙形成的核心人物,道教称之为吕祖,各地道观,尤其全真道观祭祀不辍。八仙的事迹多散见于唐、宋时书籍中,但尚未形成“八仙”群体。真正集八人合称“八仙”的,是在元人创作的杂剧中。这些杂剧中虽都是八位神仙并出,但人名有出入,各家不尽相同。
八仙过海是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相传白云仙长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或吕洞宾)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起源。民间传说铁拐李抛下自己的法器铁拐(或说葫芦),汉钟离扔了芭蕉扇,张果老放下坐骑“纸驴”,其他神仙也各掷法器下水,横渡东海。由于八仙的举动惊动龙宫,东海龙王率领虾兵蟹将前往理论,不料发生冲突,蓝采和被带回龙宫(亦说法器被抢)。之后八仙大开杀戒,怒斩龙子,而东海龙王则与北海、南海及西海龙王合作,一时之间惊涛骇浪。此时曹国舅拿出玉板开路,将巨浪逼往两旁,顺利渡海。最后由南海观音菩萨(或说如来佛)出面调停,要求东海龙王释放蓝采和之后,双方才停战。因为八仙闹过海,后来沿海人们大都有“七男一女不同船”的禁忌。
石雕人物是造型艺术的一种,用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石雕人物在我国具有悠长的前史,且并不因年代和社会及的更迭而中止。我国春秋战国石雕人物开始呈现,继商、西周今后进一步昌盛与开展。石雕人物在西方前史也很悠长。中国古代绘画一样,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也与中国古代人物石雕风格有着密切的联系。 儒家哲学尊天命,受其影响,中国艺术反映为崇高 、庄严、壮丽、肃穆、典雅等等风格。道家哲学崇尚自然,在艺术上则表现为飘逸、雄浑、淳厚、古朴、淡泊、天真、稚拙等等风格。中国绘画和雕塑都有意返璞归真,追求一种内在美和一种大巧若拙的哲学精神境界。石雕人物是一种艺术品,也是一种构景之法。园林之中,唯有山水才是观赏的重中之重。在园林中,表现的是它的自然美,绿树花草的生长,假山的屹立,水流的绘声绘色,一次机构向展示出园林的自然风景,接近自然,感受自然,亲近自然。让自然风光美化园林之景。这种艺术的展现也是自古以来的表现风格。石雕人物还有一定的人文性,石雕人物本身就是以人为本的,因此石雕人物的文化内涵还具有深厚的人文性。不同的,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有着自己特有的经济体制,更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氛围,因此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下自然诞生的人物石雕就不同了。